9月23日晚,2021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落下帷幕。这场全球数学竞赛,集结了52850名世界各地爱好数学的“学霸”们,最终有70人获奖。其中西安交大2014级少年班、2016级数学试验班校友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研究生陶中恺获得金奖。
陶中恺,1999年出生,江苏人。2014年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,2016年进入西安交大数学试验班,2020年被录取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研究生。
大学期间,他就是学弟学妹口中的“陶神”,是同伴眼中的“天才”,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;是16门100分、24门98分、30门以上95分,且提前修读大量研究生课程的“学霸”;是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换期间,课程授课教授Algebraic Geometry破例给出A+评分的第一人;是获得国家(际)竞赛奖项7项、省级竞赛奖项3项、市(校)级竞赛奖项2项,2018年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(数学类)第四名、第九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华罗庚奖铜奖的“竞赛达人”;是2018-2019学年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学生标兵;是醉心于数学世界里的“数学追梦人”。
《中国科学报》对话2021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相关获奖者,以下为陶中恺与数学的故事。
《中国科学报》:你爱数学是受到父母影响的,是这样吗?
陶中恺:我爸妈都是数学老师。我爸爸喜欢数学,他有很多书,我翻翻觉得挺有意思。一开始也看不懂,到大概初三时能看懂一点了,就很开心,觉得我应该学数学,就去学了。
后来考少年班、到大学选择数学专业,都是兴趣使然。爸妈最初不赞同,他们觉得学数学太辛苦,但我不想学金融什么的,就想学数学,他们后来也很支持。
《中国科学报》:可以介绍一下你感兴趣的数学领域吗?
陶中恺:数学领域是很广的。我最初对集合论感兴趣,有段时间又觉得数论很有意思,接下来接触了代数几何、偏微分方程,也觉得很有意思,兴趣会不断地变化,总有新鲜感。
我对数学也很执着,就像一种强迫症,比如我觉得某个理论很好,就应该学会它;同时这个理论应该更完美,我就想要把它变好一点。我的终极理想是,像法国的布尔巴基学派那样,能够实现数学各个领域都统一起来的理想,这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。
《中国科学报》:你有这样的理想真是棒极了。
陶中恺:我对数学的想法也在发生变化,有时也会有迷茫。
一开始总想着要努力把定理证明出来、解决大的猜想,那可能就“永垂不朽”了。但随着研究的深入,我发现与其奔着猜想去,不如从理论着手,逐步增进对数学的理解。
因为有时候“为什么要做这个猜想”比单纯解决它更重要。猜想的解决,也是建立在前人对数学更好的理解之上的,不能靠“硬做”,所以为了解决猜想,也应该去努力发展数学理论。
我觉得现在还有很多有趣的数学现象没有被发现或者理解,如果钻在大猜想里面的话,可能就会错过这些有趣的事情。
当然,如果理论太复杂的话就不优美了,很难流传下来或者用到别的地方,简洁的东西比较优美。像微积分其实并不很复杂,但就很有用,大学里也都要学,这种理论就可以流传下来。
《中国科学报》: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?
陶中恺:我希望完成博士学业后,还是能回国发展。
报道链接://mp.weixin.qq.com/s/nPwQQp63eFiV2U38lIGeAw